农业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0-18 作者:Admin
农业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是第五轮批准建设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科教发[2008]3号),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依托单位是57365线路检测中。
实验室按照开放、竞争、流动、协作的原则,为国内外相关科研单位、大学、企业等开展果树资源鉴定与评价、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起源演化、果树资源分子标记、果树种质创新技术、果树育种技术、果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果树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果树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学、果树资源与新品种抗病虫、抗寒性等评价、果树新品种配套栽培共性技术、果树新品种采后生理、贮藏保鲜技术与加工适宜性、果树新品种快繁技术等研究提供仪器设备和设施,为我国果树科研创新提供科技平台。现有人员22人;拥有实验室1656.38㎡;仪器设备414台(件),总价值900余万元。
一、实行主任负责制
由依托单位聘任实验室主任一人,并报部科教司备案。实验室主任每届任期五年。实验室主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名并报请依托单位聘任学术、行政副主任协助其工作。部重点实验室要成为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验室主任在依托单位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学术活动、人员聘任、财务开支、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 任:丛佩华
学术副主任:曹玉芬
行政副主任:姜淑苓
二、设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及组织原则(附后)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见表1)
三、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人事制度。
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22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6人,研究实习员7人;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博士3人,硕士17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长期聘任国内大学、科研单位教授、研究员、学生等13人为本实验室客座人员。(见表2、表3)
四、具有一定规模、相对独立的实验场地
重点开放实验室包括果树所综合楼一、二、三层。设置3个实验室,果树资源实验室(面积为168.48m2)、果树育种实验室(面积为804.8m2)、果树共性技术实验室(面积为683.1m2),总面积为1656.38m2。(见表4)
五、具备基本完备的实验仪器和试验条件
实验室内配备各类实验仪器414台(件),原值为873.53万元;2007年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购资金项目已于2007年7月通过项目评估,批准重点开放实验室采购各类实验仪器56台(件),原值为797.0万元,共计470台(件);总原值将达1670.53万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名录见表5)。
六、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符合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需要,有明确近、中、远研究目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鲜明的研究特色。
研究方向:
(一)果树种质资源研究:1、果树资源鉴定与评价研究2、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3、果树资源分子标记研究
(二)果树优新品种选育研究:1、果树种质创新技术研究2、果树育种技术研究3、果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4、果树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研究5、果树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学研究
(三)果树资源与育种共性技术研究:1、果树资源与新品种抗性研究2、果树新品种生理生化研究3、配套栽培技术4、果树新品种快繁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
实验室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和研究需要为预期目标,开展果树资源收集、保存与种质创新工作,以果树新品种选育为核心,进行果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有原始创新意义的果树共性共享技术,为我国果树科研创造条件,并使实验室最终实现“一流人才队伍,一流研究水平,一流科研成果”的整体目标。
七、设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管理机制,设有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课题及经费管理办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及组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