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简介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13  作者:Admin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57365线路检测中主办的果树类期刊。1994年创刊,月刊、16开本、48页、彩色四封,刊号:CN21-1342/S,邮发代号:8-220。
办刊宗旨:集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为一体,努力开发果树信息资源,普及果树科技知识,推动果树科技与生产密切结合, 为果树生产和繁荣农村商品经济服务。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果业动态、果树栽培技术、果树医院、果农顾问、果品贮藏与加工、优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产销动态、市场行情、果园综合开发、果树珍稀资源、知识角、市场营销等。
读者对象:各级果树主管部门管理人员、果树技术人员、果树专业户、果品供销人员以及从事果树工作的科研、教学人员和农业院校的师生。
    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期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内在质量、装帧印刷质量,还是市场竞争力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伴随着我国果树生产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期刊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创刊: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果树生产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为满足果树生产和发展的需要,由汪景彦先生牵头倡议,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于1994年4月创办了《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月刊、32开本、48页)。批准文号:国科通[1994]5号。
2、发展和创新:1994年创刊后,当年只出版一期创刊号,1995年1月正式连续出版,目前已出版162期。创刊以来,首先是期刊准确定位。本刊立足于本专业,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栏目设置和文章的选用,注重文章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注重期刊内容的创新,适时调整报导重点。二是十分注重编辑出版质量。编辑部逐步建立、建全了审、编、校、印等制度,并制定了编辑出版流程,稿件实行三审、三校制,以保证和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三是注重提高期刊的外在质量。连续出版后,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期刊的版式设计、装帧印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版式设计力求新颖和谐;内文也由单一的编排格式,适当增加了一些插图,逐步做到了编排规范化、标准化;封面设计由单一照片改为整体设计,同时由创刊时的书写纸改为铜版纸,由彩色二封改为彩色四封。开本2007年由32开本扩大到16开本,同时扩版后,封面铜版纸由105克增加到156克,内文由新闻纸换成了双胶纸。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耕耘,期刊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内在质量到外在质量都跨跃了一个档次;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果业的迅速发展、产业链条的延伸、期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对作为纸质传媒的传统果树类期刊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的刊名,目前看既反映不出国家级研究所的主办地位,又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所报导的方向及读者群体。加之果树刊物近些年来不断增加,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因此,为了适应目前形势下果业发展和期刊自身发展的要求,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变期刊目前的现状,只有增加内容,调整读者结构,扩大读者群体,同时不断提高期刊质量,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007年开本由32开本扩大为16开本,刊名变更在审批中。
3、变化轨迹:
主编:第一任主编:汪景彦(1994-1995年)
          第二任主编:贾定贤(1995-1998年)
          第三任主编:张静茹(1998-2008年)
开本:32开本(1994-2006年)
          16开本(2007年-    )

 


打印』『关闭